首页  >  媒体关注

国内部分城市探索“家长持证上岗”

中国教育新闻网发布日期:2024-04-15阅读人数:57

   近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,反映了学校监管的不到位,也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位和不足。对此,有人建议家长接受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指导,“持证上岗”。

 

  中国父母重视教育,却也最容易在教育上犯错,“家长持证上岗”的初衷是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,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,使其科学施教,促进孩子健康成长。但是,如果将“证”实体化,形成“资格证书”导向的培训和考试机制,容易导致家长走向传统的应试备考之路。家长参与“考证”并非仅仅为了获得一张资格证书,更重要的是在“考证”的过程中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并养成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,通过专业学习不断凝结家庭教育所需的专业智慧,进而叩开家庭教育科学化的大门。

 

  目前,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开始“家长持证上岗”的实践探索,开展先行实验的同时也为更多区域性推广提供了思考空间。但当前仍有难题需要家校社多方共同商议和解决。

 

   首先,谁来负责“家长持证上岗”前的专业培训工作。

 

  如果仅仅依靠现有的家长学校,可能会面临组织结构松散或师资匮乏的局面,在培训活动的大规模组织、实施与评价方面显得有些乏力,也缺乏应有的权威性。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形成专门、多层级的家长培训智库,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。

 

  其次,专业培训的对象是谁。

 

  可以将准父母或低年段孩子的父母设为主要培训对象。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家长思想观念差异较大,还可以从经济发达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入手,逐步过渡到地级市、县城、乡镇。

 

  再次,专业培训采取什么形式,包括哪些内容。

 

  针对家长群体的专业培训应秉持不增加太多负担的原则,以线上课程为主,线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与案例研讨为辅的形式。课程内容应涵盖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伦理学、生理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等。课程设计和开发前应充分考虑家长意见,做好前期调查与分析,聚焦家庭教育常见问题,培养家长处理突发情况的教育智慧,以及对教育问题进行客观分析、理性判断、深度思考等能力。

 

  最后,家长资格证书的获取条件是什么。

 

  可以实行“多样化课程+多样化考核”的模式,一方面,为家长提供菜单式“必修+选修”的课程,家长选择自己感兴趣、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进行学习,直至学分修满才能参与考核;另一方面,考核方式应包括家庭教育知识测试、情境模拟等,家长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考核。

 

  为了提高家长参与专业培训的意愿,社会应积极宣传家长培训的重要意义,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相关单位也要在尊重家长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家长积极参与,逐渐提高家长群体对专业培训的支持率。与此同时,积极开展公益讲座、志愿服务,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,获得更多教育专业知识,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
 

 

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     京ICP备2023015251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60号